本帖最后由 魏向阳 于 2022-2-22 19:28 编辑
胶合镜片问题点总结(参考)
根据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点总结如下:
1、胶合后外径错位现象
以上图面 G05、G06 镜片外径尺寸及公差完全一样。实际情况是两个镜片都存在偏心问题,接合后两外径面存在稍许错位现象。
一般情况下组装定位面和胶合定位面是一致的。胶合定位基准:G06 台阶面+G06 外径面,虽然胶合后偏心和单个镜片外径都满足图面要求,因为存在错位现象,组装时会导致 G05 部分外径面+G06 部分外径面成为定位面,可能会影响组装良率。
在不影响组装和光学有效径的情况下,定位镜片外径比非定位镜片外径大 0.05mm-0.1mm 即可避免此种现象发生。
修改前后图面见以下。
2、胶合后亮线、胶化现象
胶合镜片一般流程:点胶→排胶→定心→预硬化→擦胶(泡胶或擦拭)→本硬化。
泡胶或擦拭胶水是在 UV 胶水固化前进行,泡胶液和擦拭液主要是去除镜片上面的残留胶水,对胶水有破坏作用。
本硬化时间不充分也会导致胶化现象发生,本硬化时间的计算公式:光能量(mJ)=照度(mw/cm2))*时间(S); 紫外灯管光的峰值波长约 365nm,本硬化的照度一般为0.5mw/cm2-1.5mw/cm2;两个镜片接合的紫外透过率多少不一,一般情况下都是把紫外透过率高的镜片朝上放置,这样可以缩短紫外胶水固化的时间。一般紫外线透过镜片后的照度建议以照度计实际测量值计算本硬化时间比较稳妥。
例:如果紫外线通过镜片后的照度为 0.35 mw/cm2,参照OP-1030M 紫外胶水本硬化需要的胶水能量为 4500mJ 计算,
本硬化时间约为:t=4500/0.35/3600≈3.57H,即本硬化时间约 3.57 小时。紫外灯管用的时间越长,照度会慢慢降低,本硬化的时间
需要根据照度进行调整,照度太低的话需要更换灯管。
3、非胶合面亚斯变形现象
部分胶合镜片的两个单品膨胀系数差异大,胶水固化后有应力存在,会导致非胶合面的亚斯拉变形,这种现象普遍发生,影响成像的效果和品质。见以下图面, G11:FCD515;G12:H-ZF7LA,膨胀系数见图面,在-30/70℃时两个镜片的膨胀系数差异为 111-90=21;胶水固化时有应力存在,特别是胀系数大的镜片厚度比较薄时非胶合面的亚斯变形会严重些。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