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一直是这么计算的:
1. 根据物方对分辨率的需求,比如:1um分辨率。
2. 确定放大倍率,比如:5倍。
3. 选择CCD尺寸及像元尺寸,比如确定像元尺寸:根据像元尺寸=物方分辨率*放大倍率,然后确定最小像元尺寸5um。
4.与像元尺寸匹配的MTF线对数,比如:MTF=1000um/(2*5um)=100lp/mm>0.2。
说白了:就是相机图像分辨率=像元尺寸/放大倍数,然后根据像元尺寸匹配镜头的分辨率。
然而我在一个帖子上看到这么一段,就很懵逼。如果这是原贴的话,论坛就有人引过,而且这个帖子前后还有矛盾:
https://blog.csdn.net/wangyanchao151/article/details/84586752?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1.nonecase&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1.nonecase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一台荧光显微镜,采用NA1.4的63倍油镜,光路中没有其他放大;观察509nm的绿色荧光样品。 (1) 采用滨松Flash 4.0相机,像元大小为6.5um。其光学分辨率为: 光学分辨率 = 0.61*509nm/1.4 = 222nm 其相机的图像分辨率为: 相机的图像分辨率 = 2*6.5um/63 = 206nm 比较二者,光学分辨率较差(即数值较大),所以整个系统的分辨率是受限于光学分辨率的,为222nm。 (2) 如果采用的是一款11um的相机。其光学分辨率不变,仍为: 光学分辨率 = 0.61*509nm/1.4 = 222nm 但其相机的图像分辨率为: 相机的图像分辨率 = 2*6.5um/63 = 349nm 比较二者,相机的图像分辨率较差(即数值较大),所以整个系统的分辨率是受限于相机像素大小的,为349n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