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光设

 找回密码
 注册
会员须知
会员须知
实用帮助
实用帮助
查看: 9423|回复: 0

[光学基础知识&概念] 经典镜头结构设计:高斯、双高斯、Planar、Biotar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1-22 11:39
  • 签到天数: 346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35

    主题

    5658

    回帖

    90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09

    论坛忠实支持者

    发表于 2016-1-9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始Gauss與雙Gauss設計

      早期望遠鏡的主鏡是一個achromat雙合透鏡,但在1817年德國數學家Carl F.  Gauss(1777-1855)提出一個獨特的造望遠鏡主鏡的方式,他建議在一片凸新月形透鏡後面跟著(但不黏合)一片凹新月形透鏡(見下左圖)。



      不過Gauss的設計沒有引起多大注意,據文獻記載,最先用這個設計的是60年後美國造望遠鏡專家Alvan  Clark,他在1877年用Gauss的想法造了一個焦距為9.5英寸的望遠鏡,但因為製造上困難而沒有進一步的發展。Alvan G.  Clark(兒子)在1888年認為Gauss的設計應該有進一步探討的價值,他把兩個Gauss雙新月形透鏡以對稱的方式安排(亦即四片四群、  4E/4G、或1-1-1-1,見上右圖)並且申請美國專利,這個鏡頭在1890年由Bausch &  Lomb生產上市,但沒有多大成功,不過卻引起了一些歐州鏡頭廠的注意。譬如,英國的Ross公司大致在1903年左右用對稱雙Gauss方式生產了  Homocentric鏡頭,下面第一張照片是Ross公司後期(1950年代末或1960年)的Homocentric 250mm  f/6.3(標的是Homo而不是Homocentric),它是個標準對稱雙Gauss設計,第一與第四片(凸新月形)透鏡可以取下,而光圈則在兩片凹新月形透鏡中央(見下面第二張照片)。




      不論如何,所謂的Gauss或雙Gauss設計其實與Carl F.  Gauss沒多大關係,只是Gauss出了個點子(但卻沒有實現),幾十年後由他人發展成今天使用最普遍的小廣角到中望遠的設計。


    對稱雙Gauss設計:Planar

            Carl Zeiss的Paul  Rudolf在1896年開始研究雙Gauss設計。因為這是對稱設計,前端透鏡組造成的某些像差會被後端透鏡組校正,所以設計人可以專心對付其它沒有被校正的像差。Rudolf的第一個想法是把凹新月形透鏡加厚、並且縮短前後兩片透鏡的距離,不過發現光學品質改善有限。接著他靈機一動,想到在凹新月形透鏡前面安插一個黏在一起的透鏡,透過改變這個新增透鏡表面的彎曲程度,他可以控制色散而不會影響其它像差。於是Paul  Rudolf得到了一個極為優異的f/4.5鏡頭,他把這個(對稱的)設計叫做Planar,下圖是Rudolf的原始對稱雙Gauss設計(六片四群、  6E/4G、或1-2-2-1),雙合透鏡相對於Gauss設計中的凹新月形透鏡;這六片透鏡中除了在中間的第三與第四片是用氧化鉛玻璃(flint  glass)之外,其它四片是用矽酸玻璃(Crown glass)。請注意,以設計而言,Planar比Tessar早出現,都是Paul  Rudolf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們說Planar是個對稱設計,但事實上前後兩組透鏡只是近似幾何對稱、而非完全對稱。



      下面是Carl Zeiss授權、由美國Bausch &  Lomb生產的Planar,時間大約是在1898年以後的一段短日子,鏡筒上很明白地標上了1897年5月25日Carl  Zeiss專利的字樣。很多早期鏡頭都可以分解開來,這個Planar也不例外。它前後兩組透鏡可以從鏡筒上轉下來,於是鏡筒內就只有最大光圈的擋片、鏡筒外有對焦用的旋鈕,鏡筒上有一個窄縫是裝Waterhouse光圈片用的;下面第二張照片中左上角是鏡筒(上方是尾端)、我們可以看到光圈的擋片與對焦用旋鈕,右上是裝上相機的卡口,右下是後方的三片兩群的透鏡組,左下是深陷在遮光罩內的前方透鏡組。這個鏡頭是設計涵蓋長寬各三英寸半(近九公分)的片幅用的。




      Planar設計有太多片透鏡,在沒有抗反射膜的時代很容易產生泛光,而且光圈全開時慧形像差(coma)也會使成像鬆軟,得縮小光圈拍攝。但是  Planar在當時卻是十分傑出的設計,球面像差與色散都校正得很好、而且有十分平坦的像場。Carl  Zeiss在很多場合都推薦使用其它鏡頭(譬如Protar與稍後的Tessar),並且指出只有在要求極高的人像等應用時才建議用Planar,所以  Planar的生產量不很大,今天要找到一個品相好的早期Planar就相對地難很多。


    非對稱雙Gauss設計

            Planar後的下一個重要里程碑是1920年Taylor,  Taylor and Hobson公司H. W.  Lee的非對稱雙Gauss設計(見下圖),叫做Opic。這是個光圈f/2視角46度(約略是標準)的鏡頭,它仍然維持六片四群的雙Gauss設計,但前後兩組透鏡不但幾何上不對稱,它的後續衍生設計連使用的光學玻璃也不盡相同。之後,非對稱雙Gauss設計大量出籠,幾乎重要鏡頭與相機廠(譬如  Angénieux、Dallmeyer、Kinoptik、Leica、Meyer、Schneider、Steinheil、Zeiss等等)都有類似的產品,雖然每一個廠家都會取一個不同的名稱;縱使是Zeiss已經用了Planar,後來也弄出了個Biotar(W.  Merté在1927年設計)與Biometar。二次大戰後,東德Carl Zeiss  Jena又有Pancolar(因為東德Zeiss不能用西德Zeiss的註冊名稱),而西德Carl  Zeiss的Planar也未必是對稱設計。不論如何叫法,這些都是雙Gauss設計,絕大多數是非對稱與它的衍生變型,詳見下文。


      下面是幾個非對稱Gauss設計的鏡頭,銀色的是二次大戰後東德Carl Zeiss Jena生產的Biotar 75mm  f/1.5,這個鏡頭在戰前就有為Contax RF機型生產的版本,戰後由Carl Zeiss Jena修改成M42與Exakta版。在中間黑色較長的是Carl  Zeiss Jena的Pancolar 80mm f/1.8,這是相當後期的產品,右邊較短的是Nikon AFD 50mm f/1.8。



      下面是這三個鏡頭的光學結構圖。最左邊的是Biotar 75mm f/1.5,中間的是Pancolar 80mm  f/1.8,兩者都是六片五群(6E/5G、1-2-1-1-1)的設計,在後面的雙合透鏡分解成一凹一凸的兩片透鏡。最右邊的是Nikon AFD 50mm  f/1.8,它也是六片五群(6E/5G)的設計、但前面的透鏡組分解開來成為1-1-1-2-1。要提醒的是,並非每一個Biotar(或  Pancolar)的光學結構都與下圖的一模一樣,為了遷就鏡頭的焦距、最大光圈等等的因素,這些非對稱Gauss設計是會有稍許差異的。



    簡化的雙Gauss設計

            繼發展出非對稱Gauss設計之後,接下來就是化簡的手續。首先是英國Wray公司的C. G.  Wynne在1944年發現:如果把雙Gauss設計中右邊的凹雙合透鏡組分解成兩片、並且增加凹透鏡的彎曲程度,於是就不需要最後面的凸透鏡了。 Wynne用這個手法設計了三個異常傑出、叫做Unilite的鏡頭,下左圖是他的Unilite  f/2設計,我們可以看到前半還是雙Gauss設計的樣子,但後半變成一個彎度很高的凹新月形透鏡再加上一個凸透鏡(這兩者原本是黏在一起的)。這個結構把雙Gauss設計的六片四群化簡成五片四群(5E/4G、1-2-1-1)。



      二次大戰後不少廠家開始用Wynne的技巧設計新鏡頭,早期比較知名的有Schneider Xenotar(上右是Xenotar 80mm  f/2.8)與Carl Zeiss Planar系列的一些鏡頭;Carl  Zeiss的Planar系列中有些鏡頭後方是兩片透鏡,另一些則是前方,而且還有不少使用六片透鏡。Wynne的設計歷久不衰,極負盛名的Nikon 105mm  f/2.5與f/1.8(AI與AIS版,1973年起)都採用這個設計(五片四群、5E/4G、1-2-1-1),下左是Nikon 105mm  f/2.5的光學結構。下右圖是Leica在1998年推出的APO Summicron-M 90mm f/2  ASPH,光學結構是五片五群(5E/5G、1-1-1-1-1),前方的凹雙合透鏡分解成兩片,而且第三片前方是非球面,這是個有非常高解像力而且低色散的設計。



    大光圈雙Gauss設計

            雙Gauss通常是基本廣角到中望遠大光圈鏡頭的基本設計。在討論Charles C.  Minor的Ultrastigmat時(見相機鏡頭:Ernostar與Sonner)提過,Minor建議在Triplet前方加一片凸透鏡可以加大光圈,事實上這片透鏡加在後方也會有類似的功效。下面是兩個例子,左邊是Canon為Canon  7設計(使用Canon S-mount的RF機型)的50mm  f/0.95,這是七片五群(7E/5G、1-1-2-2-1),第一片凸新月形透鏡後面就是個標準的非對稱Gauss設計。下右是Leica Noctilux  50mm f/1,光學組成是七片六群(7E/6G、1-1-1-2-1-1),其中第一組雙合透鏡分解成兩片,而且最後的凸透鏡也變成兩片。



      下面是三個極致大光圈鏡頭。左邊的是Carl Zeiss Planar 50mm  f/0.7,這個鏡頭前半部是七片六群(7E/6G、1-1-1-1-2-1)的大光圈非對稱雙Gauss設計,它是Carl  Zeiss在1966年為美國航空太空總署設計(NASA)、在登月任務中使用的鏡頭,匹配的是一台Zeiss  Ikon基於Contarex設計的科學用相機、片幅大約是135底片的一半(半格相機),詳見Hans-Jürgen Kuc寫的Contaflex  Contarex,Wittig Fachbuch, 1998這本德文書的頁123到124。這篇文章還有為了拍攝電影Barry  Lyndon(亂世兒女)而請人把Carl Zeiss Planar 50mm  f/0.7改裝成電影攝影鏡頭的趣事。下中是Leica在1934年或1936年這段時間中設計的Summar 7.5cm  f/0.85(M39版),它也是一個大光圈非對稱雙Gauss設計,結構是八片六群(8E/6G、1-1-2-2-1-1),不過這只是個原型產品並沒有上市;真正生產的是後來Leica  Canada為美國海軍設計的ELCAN 90mm  f/1(M-mount),但生產數量不詳,事實上因為特殊用途產量可能極少,這個鏡頭的光學結構也是八片六群(見下右圖)。



      另外,Rodenstock的雙Gauss設計Heligon系列也有一些超大光圈鏡頭,譬如TV Heligon 50mm f/0.75與TV  Heligon 42mm f/0.75,以及XR Heligon 75mm f/1.1與XR Heligon 100mm  f/1.5等等,不過這些都不是傳統攝影鏡頭、沒有光圈、不能對焦、而且因為卡口距很短不容易裝上SLR/DSLR使用(縱使裝成了也只有近拍)。所以這些鏡頭可以玩玩,它們的成像品質可能無法滿足實務上的需求。


    後記

      本文的重點是介紹並且瀏覽起源於十九世紀初、在十九世紀末開花結果、並且在二十世紀中葉開始流行的Gauss與雙Gauss設計,這是目前標準到中度望遠鏡頭最為廣泛使用的光學設計,焦距再長些可能就是Sonnar或望遠設計,廣角鏡頭在SLR/DSLR上則是倒裝望遠設計,我們往後會有進一步的討論。不同公司可能會用不同名稱表示雙Gauss設計,譬如Carl  Zeiss鏡頭群中可能會用Planar、Biotar與Biometar,Schneider叫做Xenotar,Rodenstock的則是  Heligon等等,它們都是雙Gauss設計的變型,但其它公司(特別是日系廠商)很可能不會標出鏡頭的光學設計方式。本文談到了Gauss、對稱與非對稱雙Gauss、簡化的雙Gauss、以及若干大光圈雙Gauss設計,接著的下一篇是廣角鏡頭。

      結束本文之前想到一件事。網上許多論壇常常出現如此的說法:因為Canon機身的卡口比較大,所以Canon才能設計並且生產比它廠更大光圈的鏡頭。這個說法雖然有一定的事實與學理根據,但卻不是事實的全部,因為Leica  RF機型M39與M的卡口都比Canon的FD與EOS的卡口小很多,但一樣有超大光圈的鏡頭。Leica  M沒有超大光圈的中望遠鏡頭,主要原因是太大口徑的鏡頭會擋住觀景窗(因此只有75mm f/1.4而沒有85mm  f/1.4),而不全然在卡口大小。再者,Nikon的300mm f/2 ED  IF也是超級大光圈鏡頭,但Nikon的卡口也比Canon的來得小。所以,某個廠牌有否有超級大光圈鏡頭的原因,在發展與生產意願以及光學設計技術上的因素(特別是前者)恐怕要大過卡口口徑的因素。

    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光学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本论坛只支持PC端注册|手机版|小黑屋|吾爱光设 ( 粤ICP备15067533号 )

    GMT+8, 2024-11-23 04:3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