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们,最近在做“沙姆镜头”的优化设计,遇到一些困难,还请大哥们针对类似问题给点“详细的”意见和思路。
已做工作:a、(现有沙姆镜头专利基本都是采用双高斯变形结构)基于双高斯变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初始lay out如图1,并设置:组态1为物像不倾斜;组态2为物像倾斜。该结构误差函数最好只能达到4.8,现在遇到瓶颈:误差函数往下优化不动了,继续优化将会出现一下报错。
图1:初始结构lay out b、在筛选范围内尝试三四个各种形式结构、改变光阑位置(因为有限制镜片口径,尝试了将光阑依次前移、增删双胶合等方式,但是结果都不咋好,所有结构误差函数基本上只能达到4-6之间,很难再提高。)
结构分析:以下用双高斯变形初始结构为例进行分析
a、图2、图3为离焦MTF:组态1,子午弧矢相对集中,但整体离焦。组态2子午相对集中,但整体离焦;弧矢比较分散。 图2:组态1,子午弧矢相对集中,但整体离焦 图3:组态2,子午相对集中,但整体离焦。弧矢比较分散。
b、图4、图5为ray fan图:组态1,感觉轴向色差比较严重。组态2,感觉垂轴色差、轴向色差,场曲都比较严重。 图4:组态1,感觉轴向色差比较严重 图5:组态2,感觉垂轴色差、场曲比较严重
c、图6、图7为场曲畸变图:组态1和组态2,感觉像散、场曲都比较严重。 图6:组态1,感觉像散、场曲比较严重 图7:组态2,感觉像散、场曲比较严重
d、其他像差图 图8:垂轴色差很严重 图9:三阶像差分布图 存在问题:按道理说双高斯结构,本身就具有消场曲、消色差(本身就已经具有两个双胶合)的特点,为什么场曲、色差这么大?
目前codev中都是虚拟材料,现在误差函数这么大的情况下,有必要将虚拟材料更换为zpk系列等低色散实体材料来消色差嘛?
因为已经有人7G做出了很好的效果,所以能不能在不增加透镜、尽可能将现有两个双胶合改为一个,不在像面前加入楔形板的要求上,给一些优化思路:包括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往哪方面思考?改变光阑位置?结构变形?换实体材料?
下一步操作: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