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阑:图中红色标识,在光路中很直观地看出来,在这个位置处,不同视场的光线都会在这汇聚一下;光学理论上应该叫孔径光阑;它是可以根据实际镜头产品的特点或者像差矫正等需求设置具体的位置,而zemax中就是勾选 设置另一个面为 光阑面 就OK了。
孔径:图中蓝色标识,它可以很好理解为镜片的大小,默认情况下,比如你直接插入一个虚拟面,它是不会 标注孔径的,镜片的大小是就是光线能经过的部分;有没有 标注孔径 在于你有没有手动修改这一面的 口径大小,
如图蓝色-3 处所示:第三个镜片是没有 标注孔径,也就是说你没有人为设置镜片的大小,zemax会自动根据光线走过的部分计算出一个自动的净口径的数值。
而如果你人为规定这个镜片或者面的大小,也就是去手动修改净口径的数值,这些你就会发现它这个面会 标注孔径;通常由两种,一种比自动的孔径大,比如图中蓝色-2 处,第二镜片的前后表面的净口径设置为6mm,出现 标注孔径,在光路中可看到镜片大小变大了(这种就是好看,没啥用);第二种就是设置比自动口径大小要小,比如图中蓝色-1 处,手动设置第一镜片后表面的口径,出现标注孔径,而在光路图中,会发现有最外视场的一些光线被挡住;这个口径就有传说中的渐晕效果了,可以提高系统的光学性能。
以上为个人拙见,如有错误,欢迎指正,也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