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3-12-16 18:22 |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版主
- 积分
- 104
|
楼主 |
发表于 2024-9-2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里写的是经验所得,因为在实际优化的时候,曾出现过违背以下理论“若光学系统的光焦度Ф>0,胶合透镜中负透镜用高折射率低阿贝数的火石玻璃,正透镜则用较低折射率和较大阿贝数的冕玻璃;反之,若 Φ<0.则正透镜需用火石玻璃,负透镜需用冕牌玻璃,这个是最常见的消色差组合(也叫旧胶合透镜)”的情况。
有一些猜测的原因:
1、这个理论考虑的更多的是平行光入射的情况,如果入射光束本身携带前面系统的色差,这个结论有可能不成立;
2、这种组合是使得胶合透镜本身的色差为零,是没有实用意义的,它本身不具有补偿其他组分所引起的色差量,但胶合透镜处于一个实际的系统中是一定需要帮助校正其他镜组的残余色差的;
3、同一个镜头的色差存在过校正和欠校正的情况,这种矛盾可能存在于不同的视场或者同一个视场的不同孔径带,因此很难说镜头的色差是处于过校正还是欠校正的状态,稍微准确一点的描述可以是某个镜头在0.5视场0.8孔径带色差欠校正。由于实际色差的复杂性以及初高级色差的影响,结论可能没有那么的非黑即白。
这并不是说理论有问题,只是理论有很多隐含的前提和假设我们没有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