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从小白、没有指导,通过啃书和实操、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学习总结,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可以买一本宋菲君老师的近代光学系统设计概论看看,里面涵盖的案例以及镜头类型丰富多样,建议有时间熟读,跟着书实操跑一遍,提升个人的软件使用熟练度,掌握基本的各种类型的设计要领;
2.根据你的个人情况,首先需要去分析设计参数,计算视场角,放大倍率等等,根据设计系统要求的参数定义,插入一些初始所需要的操作数,例如,焦距EFFL,长度TOTR,后工作距离TTHI(CTGT),边界限制,玻璃(mncg,mxcg,mneg),空气间隔(mnca,mxca ,mnea),限制系统不要过于奔放,切勿出现架构乱跑的情况;
3.根据镜头光线的平滑程度,以及光焦的分配情况,最后光斑或者像差的优化的结果进行限制,例如角度reay,光线位置,tray等,熟悉几何光学的像差特性曲线,熟练各种利用光线的操作数来控制像差,切勿盲目上来就直接像差常用的操作数暴力控制(畸变操作数除外), 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
4.根据设计的最终结果要求,首先要满足设计指标,这里面我觉得权重调节这个很精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控制习惯,设计到最后都是调节权重,平衡各视场,例如光线mtf在高频太低了,适当修改权重,在架构不乱的情况下,偶尔能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首先自己得分析哪里报错存在的问题,如何调整让软件重新正常工作,继续跑起来,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在社区多找人沟通交流你在设计过程中遇到而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总的来说还是得多思考、多尝试,毕竟这个软件出来的结果没有唯一解;
6.最后有条件的话,尝试走一遍从设计、公差、出图、装配等,通过整个过程的学习,基本上掌握初步的软件设计的各个流程,肯定能够收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