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r.Li 于 2022-4-14 14:25 编辑
1、所说的目镜不优化场曲,是指的所有目镜吗?对于存在物镜的望远、显微系统,不优化场曲可以理解;对于单一使用的目镜,比如目镜前面放了一个显示屏,是否依旧忽略场曲。 2、怎样跳过场曲对目镜进行优化?我们在设置默认评价函数(不管是弥散斑还是波前优化)的时候,他都是一个综合各种像差的结果。如果要跳过场曲进行目镜优化,那么是否意味着不能用默认评价函数,而是靠自己编写操作数,比如LONA、OSCD,AXCL…这样,把除去场曲以外的几种像差写出来进行优化? 3、作为刚刚起步的光学小白,在进行优化的时候,必然不会给太多束缚,一般情况下空气厚度都会作为变量带入到优化中。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小白优化的镜头基本都变成了下图所示“蓝色”结构。其明显的特点是,镜片之间没有明显的组别关系,好似各自为战,分布均匀,这种结构是否会对装配造成极大困难? 而观察镜头库类似镜头,其结构类似“青色”结构,其明显的特点是前边几个镜片紧凑,明显为一组,后面几个镜片紧凑,明显为另一组。作为一个刚起步的小白,确实不太明白为什么镜头绝大多数为做成“青色”类似的紧凑结构,这样做最大的好处(个人理解)是减小整体尺寸,减轻重量,但是,这样相当于增加了限制条件,像质必然比“蓝色”这种均分结构的要差。难道还有什么其它优点? 4、对于镜头库里的镜头,一直不太明白除了材料便宜以外,还有什么明显的优点。下面是zebase中c_019镜头(像面居然是弯的,少见),像质好像很一般。同样的从镜头结构能看出,目镜也满足上面第3点所说的结构紧凑。 下面是我自己做的目镜,目镜之间镜片间距也是非常大的。如第3点所述,不太清楚镜片分布均匀,这种结构是否会对装配造成困难。另外有同事说我这个镜头最后一片镜子的光焦度承担的畸变场曲校正太多,光线偏折厉害,即公差不行。而做公差的时候发现mtf≥0.2。不知道能不能做成产品。 5、镜头库里某些镜头为什么像面会在中间(c_012),这种镜头怎么会存在 6、为什么有的镜头(c_002)打开来是这样,需要放大无数倍才能看到镜片,是哪里的数据出问题了吗
5、这个系统是无焦系统,物和像都在无穷远,可以看成目视光学系统。类似系统比如望远镜,这种系统是可以存在中间像的,图中就是中间像,并不是说像面在中间。
6、系统数据里第一个透镜的机械半直径应该错了,改成和净口径一样大应该就可以正常显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