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绵宝宝 于 2024-10-8 09:24 编辑
主要区别在左2、右1的光焦度上。
您左2是弱正光焦度,而右1为强负光焦度。我的结构中,皆为弱负光焦度。您的结构中像质基本满足,只是焦距需要改进。而我的结构中只能满足fft、弥散斑。
1、有点好奇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看似相似的结构但是有如此大的差别?那只能是光焦度分配了吧。那么这种分配区别源起何处?
我觉得光焦度分配不是主要原因。不同的人设计时侧重点有所不同,效果上有差异本是正常情况。我觉得您的设计也是很好的。 个人认为,光焦度的分配以及镜头的架构很多时候不是因而是果,是评价函数、锤形优化以及设计者的主动引导的结果。锤型优化的随机性影响最大的我认为是材料的变化,尤其是阿贝数的变化。阿贝数的变化很容易引起色差的变化,色差补偿量的变化会引导系统对单色像差校正和色差校正的权重变化,这种权重的倾斜很容易引起透镜形态以及光焦度分布的改变,因此认为光焦度的分布是果。 时代不同,以前算力不足时,需要优先定义初始结构,然后做比较小的调整,那时光焦度分布确实是因,只是现在预设光焦度分布意义已经不大了。 若说区别,从阿贝数来看,两个设计的胶合透镜材料组成不同,H-ZF52&H-ZPK1A以及H-ZF72&H-BAF3,两者的色差校正能力有些差异,右一透镜一个是H-QK1一个是H-ZLAF89LA,一个是冕玻璃,一个是火石玻璃,但它们都是负透镜,所引入的色差是异号的。这两点的区别是比较大的。厚弯月透镜对材质要求相对要低,因此对材质的选取相对宽容,在这里不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2、从光路走势来看,您的光路更平缓,按理来说像质更好,但fft和弥散斑却没有明显优势。
光路平缓我认为是公差不敏感以及高级像差少的特征。要使得光路平缓,在相同的光束起点和终点的情况下,意味着透镜数量要增加,因为光线在折射面前后是直线传播,镜头整体来看是“折线”形态,只有增加了足够多的透镜,增加折射面,才可以让光束路径近似是“曲线”形态,因此,光路平缓意味着透镜数量多,透镜数量多,像质就很容易变得更好。 但是这个镜头不同,透镜数量是不足的,不应该用光路平缓与否来评价。这种镜头要获得较好的像差校正效果是需要引入高级像差的,与高级像差对应的光线形态是大的折射角度和突变。 3、我结构中左4厚透镜作用不明,它是大光焦度厚透镜,有向平凸或弯月发展的趋势。那么在此处主要功能是什么?
我觉得应该是校正畸变吧,因为它的第二面几乎是平面,光线偏角主要由第二面承担,可以产生比较大的畸变。
主要功能不明确。但如果说它校正畸变,给出的理由有点站不住脚,如果说光线偏角主要由第二面承担,那么除了主光线以外的孔径边缘光线也同样有偏折,那对球差也有比较大的校正作用呢。
4、关于透镜分裂的操作。我已经对左4进行分裂,左3为其分裂出来的部分。但左4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它始终保持较大光焦度。
难道是我的分裂操作有问题吗?还是此处存在光焦度需求需要校正某像差?
操作如下:先等光焦度进行分裂,然后对全部半径、厚度进行优化。之后将分裂后的两块透镜材料、半径、厚度以及整个结构全部半径进行锤型优化。
分裂操作麻烦了一点,一般来说厚弯月透镜直接分裂成一个平凸和一个平凹透镜就可以接着优化了,不需要等光焦度。但经过锤形优化之后操作过程对最终结果影响不大。 “此处存在光焦度需求需要校正某像差”这种猜测我觉得是合理的。
5、由于右2是一个大折射率,大光焦度透镜,所以对他进行了分裂。先将其变成两块相对的平凸透镜,分担偏角。然后进行优化。
结果发现,生成一个负透镜右3,右1、2光焦度更大,折射率也更大,向着事与愿违的方向发展了。
不过场曲和畸变得到了一点校正,而且左4透镜也变薄了,这算是应证了第二点中,左4透镜对畸变的矫正吗?
右2透镜是高折射率大光焦度平凸正透镜,不太符合透镜分裂的要求,就是性价比不高,如果说这个透镜是高折射率大光焦度双凸正透镜,建议分裂。原因描述详见 P102页 场曲和畸变的校正不能直接说明“左4透镜对畸变的矫正”。像差校正是个有机过程,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场曲和畸变是通过折中其他指标实现的。 我觉得比较直观的结论是,光阑右侧更适合通过“正负光焦度组合”而不是“透镜分裂”的方式校正像差,前者更多用于像差已经产生的场合,后者则往往用于像差起源处的校正。 6、我觉得目前应该没有什么透镜可以分裂了,只有光阑右侧存在大的空隙,而且前组缺少色差校正模块。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在光阑左侧插入双胶合透镜吧,于是进行了如下尝试。
初始时想同光阑右侧的双胶合透镜形成对称,但复制材料优化后会出现一个很弱的负透镜,而且胶合面也为平面。将其删除后重新优化,发现畸变得到了很好的校正,满足了要求。但这也堵死接下来优化的头绪。
结构中已经存在很多负透镜了,唯一能入手的就是左3、4、5这三片连续的正透镜了。
此外,结构中fft目前有牺牲空间。可惜不知该如何操作,只能放低操作数中的权重。
建议把目前的8透镜系统通过将弯月透镜分裂的方式增加到11透镜系统,再简化成8透镜~9透镜的样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镜头架构进行一个比较大的调整。优化过程中控制一下透镜的成本以及加工工艺。
|